蹦火仔, 上萬青鱗魚瞬間躍出海面,魚鱗銀光和磺火金黃交互輝映,奇幻絢爛如海
中煙火。
圖片翻拍網路
有一次吃早餐,看見報導金山蹦火仔活動,覺得非常好奇,其實以前大略知道有這種
磺火船捕魚活動,於是搜尋新北市官網有關蹦火仔的訊息,得知有二家旅行社推出
『蹦火仔』磺火船捕魚的行程,覺得很難得體驗這種活動,於是報名參加。
當天在台大對面,新生南路三段88之2號 (台大麥當勞門口),搭乘基隆客運 1068號,
金山<>臺灣大學,上下車皆在此處 ,約一個小時行程,平日半小時一班,假日一小時
一班,臺灣大學至野柳地質公園票價68元,另外也可以至台北轉運站搭乘國光客運至
野柳(台北--金山),如果有朋友想前往萬里海水浴場、翡翠灣、金山等,都可以搭乘
基隆客運1068號。
5月26日(六)傍晚 5:50報到,接著船公司搜集遊客身分證,等會野柳海防人員會逐一
核對身分(防止偷渡),大約有30個人參加活動。
這一艘遊艇專屬那米哥公司(相關企業Lamigo旅行社 La New 皮鞋),6:10啟程,遊
艇分上下二層,當然上層甲板是拍照最佳位置。遊艇上提供晚餐: 米粉湯(含小卷、豬
肉)及飲料無限供應,出海時間剛好是夕陽西下時刻,吹海風欣賞夕陽餘暉,也是一種
享受。
海面上總共有三艘磺火船,也看到其他二艘觀光船,大家期待欣賞難得一見的磺火船捕
魚的精彩實況,7:20天色暗下來,磺火船會查察青鱗魚的蹤跡,在一片漆黑的大海中,
漁船上船長站在船頭,利用電火石點燃火把,隨著乍現的火光與「碰」的一聲巨響,能
夠吸引趨光性強的青鱗魚瞬間躍出海面,很可惜船長點燃火把後,沒有發現魚群,就瞬
間熄火,就這樣漁船在海上遶行一個半小時,點燃了好幾次火把,始終沒發現魚群,
8:30漁船放棄捕魚的活動,真的好可惜,貢龜無功而返,有時候真的要看運氣,所以漁
夫真的很辛苦,出海不見得都滿載而歸。
雖然無法見到上萬青鱗魚瞬間躍出海面,魚鱗銀光和磺火金黃交互輝映的畫面,可能很
多人不見得知道『蹦火仔』磺火船捕魚的狀況,所以將整個過程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
『蹦火仔』磺火捕魚的起源:源自於北海岸(舊名金包里),早期原住民平埔族金包里社古老
的捕魚技法,以『電火石(碳化鈣)』點火槍點燃瞬間產生類似乙炔(硫化氫)的強大火光
,吸引趨光性強的青鱗魚,因點火時產生『蹦、蹦』的聲響,漁民俗稱『蹦火仔』。
「蹦火仔」是一種古老的百年漁法,只在夜間作業,漁民利用電火石 ( 磺石 ) 加水產生可
燃性的乙炔氣體,瞬間點燃火炬產生強光伴隨巨大的「蹦」聲響,吸引趨光性極強的青鱗
魚躍出海面。
早期『蹦火仔』磺火船遍佈北海岸漁港石門至龜吼港,捕魚的範圍從台北縣石門鄉一直
到宜蘭的南方澳的海岸,多有磺火船捕魚的足跡。目前僅存金山磺港的四艘磺火船,成
為世界唯一的捕魚方式。蹦火仔2015年8月已登錄為新北市無形文化資產。
那米哥觀光遊艇
出海前觀光遊艇留影
遊客準備登上觀光遊艇
野柳港口到處可以看到捕魚船隻
遊艇內部船艙
遊艇駕駛艙
每年5月底至8月初是欣賞『蹦火仔 磺火捕魚』文化活動的最佳季節,磺火捕魚已成為北
海岸最特殊的文化特色。
「蹦火仔」依據考究,起源於原住民時期,由4到5人搭乘竹筏或木造船,持火把誘捕
魚群,目前一艘船7到8人,各司其職。
在全盛時期,台灣從龜吼漁港一直到石門漁港都有磺火船的蹤跡,全數加起來大概有
上百艘,光是磺港就有30 ∼ 40 艘。但現在,全台僅有北海岸還有磺火船,數量也僅
剩下4 艘。
『蹦火仔』磺火船
『蹦火仔』磺火船
從觀察魚群、點燃磺火到灑網捕魚,整個過程都是人工作業,需要經驗與技巧並用,
然而隨著漁業機械化以及人口外移,這項古老的漁法已漸漸失傳,全台目前僅剩4艘
「蹦火仔」漁船,最年輕的「火長」也超過60歲。
漁民不願讓這項百年漁法就此消失,堅持延續蹦火仔作業,希望讓民眾看到世界唯一
的捕魚方式 ,新北市政府已於2015年將「金山磺火捕魚—蹦火仔」登錄為新北市文化
資產,使這項漁業國寶繼續傳承下去。
從燃起火炬到火光熄滅,過程不超過30秒,雖然時間短暫,但上萬青鱗魚瞬間躍出海
面 ,銀光魚鱗和金色磺火相互輝映,交織成絢爛的海中煙火,在夜晚漆黑一片的大海
中,形成最有生命力的自然奇觀。
經驗老到的「火長」站在船頭,以手電筒觀察魚群,為了不驚擾魚群,只能以最微弱的
光線搜尋,且船上的燈光必須全部關掉,一發現有魚群游動,馬上吹哨點火,另一組人
則看準時機,以手叉網將漁獲撈起。從燃起火炬到火光熄滅,過程不超過30秒。
「蹦火仔」捕抓的是青鱗魚,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小型魚,水深10公尺,體長大約15公分,
具有極強的趨光性。
「蹦火仔」的火光在水裡能見度大約是10公尺,恰巧是青鱗魚的生活範圍,因此,每次
灑網撈上來的大部分都是青鱗魚。
『蹦火仔』磺火船捕魚瞬間產生強大火光,數千條青鱗魚跳出海面的驚艷震撼畫面,成為
攝影人的最愛。
在一片漆黑的大海中,漁船上船長站在船頭,利用電火石 點燃火把,隨著乍現的火光與
「碰」的一聲巨響,吸引趨光性強的上萬青鱗魚瞬間躍出海面,魚鱗銀光和磺火金黃交
互輝映,奇幻絢爛如海中煙火,這壯觀景象就是金山海岸一年一度的「蹦火仔」。
根據漁民的說法,最早是用火把,因為金山盛產磺石(又稱電石、電土、電火石),慢慢
的就使用磺火來作業,這樣一來火焰更加穩定,捕獲的漁獲量以及魚種也比較多。
每年5 ∼ 9 月是漁船出海捕魚的主要季節,此時菲律賓呂宋島外海的向北流經台灣東部,
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群,魚群逐食而來,台灣的周邊海域都會有豐厚的漁獲,磺火船也
會在這時候出船捕魚。
磺火原理是運用磺石遇水產生乙炔氣體,遇火會發出強光及響聲。磺火捕魚是靠著魚
的趨光性,能捕到魚種以青鱗魚為主。
拍攝磺火捕魚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在岸邊搭配長焦段的鏡頭拍攝,優點是不會暈船,
而且拍攝相對的穩定許多,缺點就是漁船如果離岸太遠,這時候只能用超望遠鏡頭,否
則沒辦法順利拍攝。
第二種方法就是搭乘當地安排的觀光船,跟著磺火船一起,觀光船基本上就是在旁邊拍
攝漁船作業。優點在於搭乘的船隻可以隨時跟著磺火船,船長也會控制觀光船方向讓拍
攝者有比較好的構圖,缺點就是會暈船(如果海象不佳,船隻搖晃程度更厲害)。
金山蹦火仔(磺港)拍攝技巧參考:
使用快門優先, 快門速度在60分之一至500分之一左右
使用連拍
ISO不超過 1600~ 2000
測光用中央重點側光 但要減少2格
M模式 快門 1/200秒 最大光圈
登船攜帶物品參考
1.請攜帶小相機及手機、雨具、遮陽防曬及個人藥品(暈船藥、防蚊)、請準備遮
陽防風衣物帽子、毛巾並請穿著輕便服裝。
2. 暈船藥建議用喝的,耳後貼片式防暈也可使用,防暈船請於上船前一小時吃暈船
藥效果較佳。
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
女王頭
美人山(美女躺著)
核二廠
美人山(美女躺著)
夫妻岩
夫妻岩
夫妻岩
捕小卷船
活的河豚
(未設定內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