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卡松城堡(Cité de Carcassonne)是一座中世紀城堡,位於法國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奧德省城市卡爾卡松東南部的奧德河右岸的山上,為該市
的歷史城區。
卡爾卡松城堡創建於高盧~羅馬時期,它擁有著名的雙重城牆(3公里長),有52個塔樓。它有長達2500年的歷史,經歷了羅馬人、西哥特人、撒拉
最初,它是一個高盧居民點,在3世紀,羅馬人決定將其改建為設防城。1247年卡爾卡松併入法國,為法國與阿拉貢王國之間強大的邊境要塞。
1659年,庇裏牛斯條約簽訂後,魯西永省成為法國的一部分,該城喪失了軍事意義。該城的防禦工事被廢棄,轉而成為法國的經濟中心之一,專注
於毛紡業。
1849年,法國政府決定拆除防禦工事,但是遭到群眾強烈抗議。讓 - 皮埃爾·克羅斯-Mayrevieille 和普羅斯佩·梅裏美,一位著名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領導了一場運動,將城堡作為歷史古蹟加以保護。
1853年,政府修改決定,開始修復工作。建築師維歐勒·勒·杜克負責修復城堡。維歐勒·勒·杜克的作品終生受到批評,不適合當地氣候和傳統。他於
1879年去世後,修復工作先後由他的學生保羅 Boeswillwald和建築師 Nodet繼續。該城在19世紀末修復,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卡爾卡松擁有 52 座城樓, 高踞於歐德河陡峭岸邊, 具有極完善的雙層城牆,也是歐洲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紀防禦古城。
這座中古世紀古羅馬式城堡,最大的特色就是擁有雙城牆,內外城牆間留著廣闊空地的通道,備戰時可以操兵練馬,遇戰事時若外城牆被攻陷,敵
軍會被圍困在這塊空地上,這時城牆上的士兵就可攻打進退兩難的敵軍。
卡爾卡松最引人注目,最引以為豪的就是擁有眾多石砌尖塔,外城牆的 29 座、內城牆 17 座、伯爵堡的 5 座和東側拿波內斯門粗壯的高塔,共有52座。
卡爾卡松分為新舊兩個城區,分別坐落於奧德河東西兩側。西部的新城區地勢較低且佔地較廣,而東部的老城區則有城牆圍繞。卡爾卡松的防禦工
事最早可回溯到羅馬時代,1659年,庇裏牛斯條約將邊境的魯西永大省割讓給法國,卡爾卡松在戰略上的重要性她在戰略上的重要性才逐漸消失,
羊毛紡織業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
早在羅馬時期,老城區於1853年由建築師Eugène Viollet-le-Duc開始修復,並於1997年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今日的卡爾卡松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為觀光業,除了老城區,米迪運河也吸引許多觀光客。除觀光業之外,卡爾卡松的經濟活動還包括釀酒、紡織、製鞋等行業。
城堡「卡爾卡松」名稱的由來,有許多不同故事的敘述。西元七七四年,因拯救教皇利奧三世,有功被加冕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查理曼國
王,想完成法蘭克王朝的統一,極力要將分散四方的強權收復。
查理曼國王派兵駐紮在法國南部,地勢險要庇裏牛斯山麓的卡爾卡松城堡,該城堡堡主夫人不但貌美出眾,更是多才多藝,查理曼國王聞名傾慕並
呼籲堡主歸順,但屢遭拒絕,查理曼國王為了要表現自己的翩翩風度,也或許查理曼國王因愛慕而變得良善,不想用武力降服城堡主人。
幾年過去,堡主毫無歸順意願,法蘭克大軍忍耐已達極限,不得不清野斷阻城堡內的糧物,不久,城堡陷入糧草短缺的絕境。一天,堡主夫人急於
擺脫圍困,心生一計,將城堡內僅存的一頭豬養得肥碩,乘查理曼國王到來探查時,丟向城堡外的敵營,讓敵軍誤判城內生活依舊豐足。聰明的查
理曼知道是女堡主用的計謀。雖然他無緣會見女堡主,但對女堡主還是充滿愛意,覺得自己不該如此苦苦相逼,立刻下令撤軍。
當法蘭克大軍拔營離去時,女堡主立刻集合城內的軍民組成樂隊,在城堡上吹奏樂曲,慶祝城堡的脫困和敵軍的撤退,這首樂曲就叫「卡爾卡
松」,從此大家就以這首樂曲「卡爾卡松」當作城堡名字,一直流傳至今。
卡爾卡松於 1659 年因為法國和西班牙的國界重劃,法國國界向南移之後,卡爾卡松城堡就失去邊防戰略的重要地位,山丘上的卡爾卡松逐漸被人
遺忘。
1835 年經過考古學家重新考證, 於 1844 年在法國政府積極進行整修重建下,終於讓世界獨一無二,雙城牆的卡爾卡松城堡重現在世界眼前。
法國歷史文物總督察長普羅斯沛•梅裏美Prosper Merimee在南法遊歷時,發現了一座長著青草,沐浴著陽光,向著庇裏牛斯Pyrenees山脈延
伸的中世紀老城;梅裏美就在這座叫卡爾卡松Carcassonne的城堡裏,住了整整一個月。後來,在西元1835年出版了著名的遊記體散文「法國的南方之旅Notes d&qapos;un voyage dans le Midi de la France」,書中梅裏美如此形容卡爾卡松:”堡壘、塔樓、堎堡、城垛、樓閣,還有成片的葡萄園,舒緩的河流和蔭翳的小徑;讓人無比驚嘆,浪漫到不行。”
法國南部的奧德Aude首府卡爾卡松舊城位於奧德Aude山谷隔比庇裏牛斯山與西班牙相望,奧德河將城市切割為舊城與新城人口約四萬九千
人,相較歐洲其他歷史古城,卡爾卡松舊城以中世紀防禦工事馳名,保有歐洲最大且最完整的內外雙層城牆,內牆為羅馬式城壘,外圍為哥
德式城牆,雙牆綿延三公里如巨龍迤邐盤據。
卡爾卡松除擁有歐洲最古老、完整的雙城牆外,城外有大片美麗的葡萄莊園和美酒;雖有來自人為造化的美麗外城牆,但內城她仍然保有天
堂般的安寧;一個防禦性質的定居點從羅馬時期起就在山中卡爾卡松城牆要塞所在地出現。卡爾卡松的雙城牆建築是防禦城市一個典型的範
例;羅馬時期環繞著城堡的巨大的防禦工事,內城緊湊的房屋和街道以及完美的哥德式大教堂,西元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時授於卡爾
卡松歷史要塞城Historic Fortified City of Carcassonne為「歐洲最古老的城堡」和「世界文化遺產」稱號。
卡爾卡松這個被認為是歐洲最大的城堡,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在凱特Celtic部落到來前的西元前6世紀時,來自中歐的部族擊敗了法國南部的
郎格多克Languedoc人並且定居在卡爾卡松。這座城市幾經滄桑,在西元122年羅馬人獲得勝利定居在卡爾卡松並控制了納博恩內Narbonne地區;西元4世紀羅馬人和法蘭克人開始為卡爾卡松爭戰。
西元350年法國佔領了這個城市,但它很快又被羅馬奪回,開始了大入侵時期,卡城開始變得危險四伏,因此加固這個城市迫在眉睫,但所
建的第一到城牆並沒有阻擋西哥德人侵入納博恩內,也沒有阻擋他們在西元5世紀佔領卡爾卡松。
西元9世紀初查理曼Charlemagne大帝帶領大軍想攻陷卡城,居然圍攻5年也不能動之分毫,當卡爾卡松全城糧草幾乎用盡無法再堅持時,機
智的卡爾卡斯夫人Madame Carcas想出了一條妙計,她把城中的糧食集中起來,塞進一頭豬肚裏,然後將這頭豬從城上丟下,當這頭豬摔落
城外時,豬肚內的糧食飛濺出來散落一地,查理曼Charlemagne大帝經告知城內糧草居然這麼充足,連豬也吃得這麼飽,就撤銷了繼續進攻
的念頭;卡爾卡斯夫人便奔向聖納澤爾St.Nazaire大教堂名中告知城民,城裏的百姓爭相喊叫「卡爾卡松Carcas sonne”Carcas calls卡爾卡斯敲出的”」該城因此得名。
卡爾卡頌裡面還有座康達爾城堡(Chateau Comtal),同樣有著城牆、護城河。這座建於1130年的城中城,是昔日的軍事核心;從塔頂居高臨
下遠眺,景色美不勝收。
卡爾卡松的舊城區其實就是一座堡壘古城,城區被城牆、護城河、還有哨塔圍起來,只有從城門穿越才能進去。卡爾卡松最有名的特色之一就是
它的雙城牆,內層城牆是由羅馬人建設的,而外層是後來西哥德人增建的,所以兩道城牆的歷史年代和建築特色也都不一樣。它擁有著名的雙重
城牆(3公里長),有52個塔樓。它有長達2500年的歷史,經歷了羅馬人、西哥特人、撒拉森人和十字軍。
雄偉的卡爾卡松城堡,一度因為失去邊防價值,19世紀時差點被拆毀!幸好,有一群致力保存古蹟的人士,像騎士一樣捍衛著卡爾卡
松。影響最大的,是作家梅裏美。他在擔任法國文化官員時,視察全國歷史文物,寫成一本「南法遊記」,獲得很大的迴響,掀起保
護卡爾卡松城堡的聲浪。
這城堡真的很有中古世紀風情, 真的彷彿來到電影裡的場景一樣. 電影羅賓漢也選擇在此拍片, 當年凱文科斯納主演的羅賓漢就是站在這兒, 拉滿弓、
瞄準王城。
城堡內房屋櫛比鱗次, 有句話說『死前必見卡爾卡頌』熱門程度可想而知, 西元一九九七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時授與卡爾卡頌為〔歐洲最古老的城
堡〕和〔世界文代遺產〕的稱號. 這座中世紀防禦的城堡, 是法國南部重要的觀光景點, 每年吸引超過三百萬人次的觀光客前來朝聖...
據說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座「雙牆古城」, 石頭城牆的成形是在西哥德時代, 於西元5~6世紀開始有第1道城牆, 到了西元13世紀開始有第2道城
牆。 發源於西元前5世紀高盧人的聚落, 到了羅馬時代則成為軍團的駐地, 距今已經有2500年歷史. 西元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列為文化遺產.
卡爾卡松城內的古城堡號稱是歐洲現存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堡,固若金湯的中世紀古堡擁有內城與外城的雙重城牆,內牆是羅馬式城壘,週邊
為哥特式城牆,內外城各26座箭樓。卡爾卡松城內的古城堡號稱是歐洲現存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堡,固若金湯的中世紀古堡擁有內城與外城的
雙重城牆,內牆是羅馬式城壘,外圍為哥特式城牆,內外城各26座箭樓。
越過吊橋,進入那波內斯橋門,穿過古街,便可達小鎮中心,漫步在中古時期的石板道上,或繞行古牆壁壘,濃濃的中世紀風情讓人不由想起中世
紀的騎士英雄。越過吊橋,進入那波內斯橋門,穿過古街,便可達小鎮中心,漫步在中古時期的石板道上,或繞行古牆壁壘,濃濃的中世紀風情讓
人不由想起中世紀的騎士英雄。 聆聽當地人講述當年羅馬人佔據城堡或者其他關於城堡的傳說,體會這裏來自造化的美麗和天堂般的安寧。聆聽當
地人講述當年羅馬人佔據城堡或者其他關於城堡的傳說,體會這裡來自造化的美麗和天堂般的安寧。
從遠古時代起,卡爾卡松古城堡一帶具有岩石地質的山脈,就被軍事家們視為戰略據點。從遠古時代起,卡爾卡松古城堡一帶具有岩石地質的山
脈,就被軍事家們視為戰略據點。 從西元1世紀開始,這裏就成為古羅馬的要塞城市。從西元1世紀開始,這裡就成為古羅馬的要塞城市。 羅馬人一
直佔領到西元460年,接著,西哥特人奪取它並統治了兩個半世紀;西元725年左右,阿拉伯人攻佔並統治了這個地方,直到西元759年,卡爾卡松古
城堡才回到法蘭克王國的懷抱。羅馬人一直佔領到西元460年,接著,西哥特人奪取它並統治了兩個半世紀;西元725年左右,阿拉伯人攻佔並統治
了這個地方,直到西元759年,卡爾卡松古城堡才回到法蘭克王國的懷抱。
西元11世紀末教皇烏爾班Urban二世收集建築原料,準備建造聖納澤爾教堂,40年後重建了羅馬城牆。西元1248年卡爾卡松城牆要塞成為皇
家田地的一部分,皇室賦予卡爾卡松城牆要塞特殊的權力,法王路易Louis四世為加固這個城市,便建立了第二道城牆並且擴展了城堡和周圍的城牆,卡爾卡松要塞城也就由此誕生了
越過吊橋由納博恩內斯Narbonnalse橋門進入,穿過古街便可達小鎮中心,漫步在中古時期的石板道上,濃濃的中世紀風情擁入心中;固若金湯的中世紀古堡擁有內城與外城的雙重城牆共26座箭樓,櫛比鱗次疊臥在50公尺高的山丘上,氣勢宛若不可侵的石頭王國,雖然古城區內只剩80戶人家,但每年觀光客卻超過3百萬人次;在城內的西面還有一座伯爵堡Chateau Comtal,此「堡中堡」外牆與內城中間設有護城河,城牆上築有防禦用的木長廊,現在堡內則改為博物館。城堡西面的奧德門是唯一有天然屏障的地方,門下面是一片陡峭的山坡,山下還有奧德河環繞,使敵人難於進攻。
爾卡松城堡位於城鎮的東南方,坐落在一個山頭上,氣勢恢宏,擁有3公里長的雙重城牆和有52個塔樓。它的歷史長達2500年,歷代為高盧人、羅
馬人、西哥特人、摩爾人和法蘭克人爭相佔領。白天,人們可以從城鎮任何地方望見城堡;夜間則燈火通明。城堡內的景點包括聖納澤爾大教堂。
城堡保存非常完整, 卡爾卡頌有分舊城區和新城區, 現在居民大多搬遷到奧德河對岸的新市鎮去, 而現今城堡內大多給觀光客參觀及住宿, 而這裡的週
邊地區現在時常被用來當成拍攝歷史電影的場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