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分隔歐亞兩洲聞名於世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沿著海峽兩岸散佈著蘇丹王的夏宮、貴族的別墅及富豪的華宅,透過遊船您可欣賞如畫的風光,並體驗在短時間內穿越歐、亞兩大洲的奇妙感受。
博斯普魯斯海峽位置圖 翻攝自新進旅行社官網
一團一條船不併船
在歷史定位中極為重要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因處特殊地理位置,徹底切割了伊斯坦堡,讓伊斯坦堡分屬歐、亞大陸,並以馬爾馬拉海與相連的達達尼爾海峽徹底將土耳其的尾巴,遺留在歐洲大陸。
博斯普魯斯海峽 (Strait of Bosporus) 全長 30.4 公里,最寬處為 3.6 公里,最窄處 708 公尺,最深處為 120 公尺,最淺處只有 27.5 公尺。
博斯普魯斯在希臘語中是“牛渡”之意,傳說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曾變成一頭雄壯的神牛,馱著一位美麗的人間公主,從這條波濤洶涌的海峽遊到對岸,海峽因此而得名。
博斯普魯斯海峽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海的第一道關口。
由於歐亞兩洲各國間的商貿等各種交往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斷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戰略意義。
公元前五世紀的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一世率領軍隊西侵歐洲時,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建造了一座浮橋,東羅馬帝國時期十字軍東征時,曾乘船渡過這裏,直逼耶路撒冷。
西元 1814 和 1871 年,土耳其曾先後制定了通過海峽的商船和軍艦的管理條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英、法等國曾達成一項秘密交易:如果它們在戰爭中取勝,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兩岸的大片土地,以及這兩個海峽之間的馬爾馬拉海中的島嶼將歸俄國,交換條件之一是英、法的船艦可以自由通過海峽。
西元 1917 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列寧宣布廢除這一秘密條約。如今,海峽兩岸的土地主權均屬土耳其。
在船上點一杯土耳其有名的紅茶,一杯5里拉(TL),約新台幣55元。
土耳其伊斯坦堡,博斯普魯斯大橋 (Bosporus Bridge) 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長虹。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南端的最窄處,位居世界第四大吊橋,歐洲第一大吊橋的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 Bridge)。
博斯普魯斯大橋氣勢雄偉,橫跨在海峽西岸的奧爾塔科伊和東岸的貝伊勒爾之間,連接著歐、亞大陸。
大橋於西元 1970 年動工興建,西元 1973 年建成。整座大橋長 1560 公尺,橋面寬 33 公尺,可同時並行六輛汽車,橋身高出水面 64 公尺,跨越水面 1074 公尺,兩端引橋分別為 255 公尺和 231 公尺。
博斯普魯斯大橋 (Bosporus Bridge) 的兩端各有一呈“ㄇ”字形,高達 165 公尺的橋塔,位於東岸的橋塔重五萬噸,西岸的橋塔重六萬噸,橋塔的牽引力達一萬五千四百噸。
博斯普魯斯大橋 (Bosporus Bridge)在博斯普魯斯海峽 (Strait of Bosporus) 水中沒有橋墩,整個橋身以兩根巨大的鋼索牽引,支撐著整個橋面,每根鋼索由一萬一千三百根五公厘的鋼絲絞成。
博斯普魯斯大橋正中有一道白線,白線以東是亞洲,以西是歐洲。如果橋上停滿汽車,西岸橋塔就要向中央傾斜 86 公厘,東岸橋塔則傾斜 90 公厘,一刮大風,大橋會左右擺動一兩公尺,不過不會發生什麼危險。
博斯普魯斯大橋宛若一條長虹,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溝通了歐亞兩洲的交通和運輸,方便了歐亞兩洲人民間的交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