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村位於北緯53°33′30″,東經122°20'27.14",地處省漠河縣,是中國“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國最北的城鎮。
北極村現今已劃為大陸國家森林公園,村中的房舍,大多數是「木刻楞」建築,充滿厚實感,每個房間屋頂都有煙囪,那是冬天取暖炕的排氣囪。
中華北陲北極村,的確憑著中國最北村落的地理位置,而讓人有所嚮往。
【北陲哨兵】1984年建成,高三米,基台高兩米,塑像是一尊身著冬裝,手握鋼槍,英姿威武的邊防兵一同來守衛北疆。
北極村位於北緯53°33′30″,東經122°20'27.14",是黑龍江漠河縣最北的村鎮,也是中國最北的村鎮。它與俄羅斯阿莫爾州的伊格娜恩依諾村隔江(黑龍江)相望,也是遊人“找北”的好去處。
【神州北極碑】位於黑龍江畔,1994年竪立,碑高2.8米,碑質為天然花崗岩,重約7噸,正面刻有”神州北極”四個大字,是中國北極村的標誌性建築。
北極村為中國最北端的臨江小鎮,大興安嶺山脈北麓的七星山腳下,與俄羅斯阿莫爾州的伊格娜恩依諾村隔江相望。(原名漠河村)在1860年(清鹹豐十年)開始有人居住。1997年開闢為”北極村旅遊風景區,成為最北的旅遊景區。
隔江觀賞俄羅斯風光,瞭望俄羅斯村莊-伊格納斯依諾村。
北極村位於大興安嶺七星山、元寶山腳下,東西南三面環繞著連綿的青山,村子外有大片的樟子松和塔松林,北臨滔滔奔流的黑龍江,江對面就是俄羅斯。
北極村(原名漠河村)在1860年(清鹹豐十年)開始有人居住,1866年發展為通往胭脂溝的江上驛站。1914年(民國三年)設治局公署駐地,1917年由設治局改升為二等縣城所在地,1947年解放後併入呼瑪縣。1981年漠河重新建縣後,選西林吉鎮為縣址,漠河村為今漠河鄉政府所在地。
北極村沒有重工業污染,空氣清新,天藍雲白,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如果說大興安嶺是一個天然氧吧,這裡則是呼吸氧氣的最佳地點之一,而金秋九月,這裡也是賞秋的絕好地點之一。
最北郵局
(未設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