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公園
慈湖分為前慈湖及後慈湖,後慈湖目前為軍方管制區,需申請經許可才可進入,而前慈湖有一座約5公頃的「新埤」,放養許多隻天鵝。而蔣中正之子蔣經國於77年逝世後亦暫厝約2公里外的「頭寮賓館」,現稱「大溪陵寢」。
慈湖陵寢,正式名稱為先總統 蔣公陵寢,位於桃園縣大溪鎮福安里,7號省道旁。是奉厝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遺體的地方。慈湖陵寢原名「洞口賓館」,由榮工處興建,落成於民國48年6月13日。民國51年由蔣中正手書「慈湖」並更名為「慈湖賓館」,在蔣中正逝世前是做為行館之用。
後慈湖平靜的湖水,並沒有因為人群的喧鬧而攪亂,隨著微風吹徐,水波漣漪,讓湖中的倒影,多了朦朧的美。
慈湖分前後兩湖,二者間有小溪相銜接,四季氣候和煦宜人,溪谷縈迴,氣勢非凡。後湖緊鄰溪洲山脈,山容雄偉盎然,又有「近龍湖」之稱。先總統蔣中正以其之湖光山色,頗似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之山水景色,每次佇足湖畔,追思慈母王太夫人之情常油然而生,乃又為湖取名「慈湖」。
後慈湖從2008年4月19日起正式開放參觀
入園申請辦法: 後慈湖開放入園網路申請,即預定入園日前2天至30日提出申請。
網址:桃園縣政府觀光行銷處,http:/travel-taoyuan.tycg.gov.tw.
上線後取得入園編號與密碼,一天開放8個時段,一天限400人.。
這裡是著名的蔣中正公園,當初由於各地剷除蔣先生銅像風潮四起,桃園縣將這些遭到遺棄或是落難的銅像,集中放置在這裡,倒也成為了特殊的景點。
蔣中正公園
蔣中正公園
參訪後慈湖所須時間約3小時,適合一般大眾。
如何去慈湖停車場:走國到3號高速公路,從大溪交流道下去,轉台3省道,接台4號直行,約32.6K處一指示標誌左轉,接台7線直行即至。
導覽申請 洽詢電話:桃園縣風景區管理所 03-3359031
收費標準 全 票100元 (一般遊客) 團體票80元 (40人以上之團體依全票票價8折計收)
車行約10分鐘,我們來到了【總督府古道】,從這裡開始便是一小段上山的路。我們跟著解說員沿路慢慢前進,享受大自然的洗禮。
解說員介紹說明舊百吉隧道及總督府古道的典故
百吉隧道
由於避免破壞生態美景,遊客可要預約梯次才能進入觀光。
由於這塊區域軍事管制長達半世紀,不但景色優美,整個生態也從未被破壞。
走了一段路映入眼簾的這個地方,就是後慈湖南管制口,需要驗票才能進入。
蕉蛾在芭蕉葉捲中成長,解說員把芭蕉捲葉打開,大家開眼界。
芭蕉葉捲
芭蕉葉捲
人面蜘蛛
上百隻蝴蝶
後慈湖現已無軍事用途,經桃園縣政府積極爭取開放。2007年11月,正式移撥桃園縣政府,並著手規劃整修開放等相關事宜,後慈湖長年為軍事管制區,不受外界干擾,保留完整原林相與自然生態環境,提供民眾另ㄧ個遊憩的後花園。
新月形的後慈湖發源於白石山上的小溪澗,原名「龍過脈埤」,為桃園農田水利會灌溉埤塘,主要灌溉地區為大溪三層地區。
1950年代,蔣介石行至百吉隧道口,因座車無法繼續前進,改乘轎子,繞經慈湖地區,見此地景色近似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留下深刻印象,直至1955年由板橋林本源家族提供慈湖周邊19頃土地,作為興建行館用地,於1959年6月13日興建「洞口賓館」完成, 1962年10月更名為「慈湖賓館」。
1962年配合總統府疏散計畫,經蔣介石指示購地,於後慈湖地區興建防空洞作為戰時指揮所,並興建官舍,做為總統府秘書長、參軍長、及副秘書長等辦公處所,至1975年4月5日,蔣介石逝世奉厝於慈湖,改稱為「慈湖陵寢」,並設立慈湖陵寢管理處,負責接待管理服務等任務,後慈湖五棟辦公室亦移交陵管處代管,至2007年11月移撥桃園縣政府管理。
後慈湖共有5棟官舍,除3號官舍因地基坍方至1969年才興建外,其餘4棟於1963~1964年間先後完工。1、3號由台銀負責興建,餘則由總統府負責,分別作為招待所、秘書長、副秘書長、參軍長及待衛長疏散辦公使用。惟因未發生戰事,除2號曾為管理人員宿舍、3號曾為駐地憲兵使用,其餘不曾使用。
毛毛蟲
蔣介石乘坐竹筏
後慈湖碼頭區17株亞歷山大椰子樹,傳說是蔣中正為討夫人歡心所種,因而有「一生一妻」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