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兀兒帝國沙賈罕王為愛妃泰姬瑪哈所建白色大理石陵寢共花了22年的時間,動用了二萬人
力才完成,佇立其上,融合印度、中亞、波斯等回教風格,以白色大理石建構雄偉莊嚴,是
建築史上的藝術結晶,讓人對這段世世代代傳頌的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更感動不已。
泰姬瑪哈陵~被譽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建於西元1631年,共花費了22年才完成。整個建築風
格融合了印度、波斯、中亞伊斯蘭教風格,是遊客造訪印度時必去的景點。
泰姬瑪哈陵位亞穆納河畔,是蒙兀兒第五代君王沙.賈汗為皇后慕塔芝所建造的陵墓,其名
稱取自皇后頭銜「慕塔芝.瑪哈」,就指「思念瑪哈」。
泰姬瑪哈陵整體建築而言,大約有28種寶石被鑲嵌入白色大理石中,其建築概念來自於平
衡、對稱且與數字「4」有關。在伊斯蘭教信仰中,數字「4」代表著非常神聖的數字,因此
泰姬瑪哈陵有4座小圓塔、4支尖塔和四角形庭園,都是代表著神聖的象徵。
泰姬瑪哈陵在早中晚所呈現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燦爛的金色,白天的陽光下是耀眼的
白色,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瑪哈陵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而在
月光下又成了銀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藍色螢光,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
泰姬瑪哈陵 (Taj Mahal) 位於阿格拉北部,在亞穆拉河的右岸,隔著河與阿格拉城堡遙望,是
蒙兀兒帝國第五世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為其愛妃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所建之陵
墓。
三百年前沙賈汗以二萬名工匠,花了500萬盧比,建造了這這座舉世無雙的大理石藝術建
築,做為愛妃的長眠之所。
泰姬瑪哈陵,高250呎,四角各有圓柱形高塔一座,向外傾斜12度,肉眼無法看出,其作用
是若遇強震,只會向四方倒下,不會影響到主體。
白色的陵墓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下,會暈染出各種色彩。遠遠望去高聳雲霄,倒影映在陵
前水池中更顯壯麗,與中國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美國大峽谷、印尼婆羅浮屠、巴比倫的
空中花園和城牆等,並列為世界七大奇景。
泰姬Taj為皇冠,瑪哈Mahal為皇宮,因沙賈汗不認為這是其愛妻的陵墓,所以叫「泰姬瑪
哈」,在印度文裡為「皇冠皇宮」。
沙賈汗偏愛白色大理石,在印度西北方靠近巴基斯坦的馬克拉納(Makrana),所產的大理石
硬度高、不吸水,千里迢迢運至阿格拉以作為陵墓的主體;三面建了紅砂岩高牆,左右側各
設一清真寺。
泰姬瑪哈陵在打地基時先挖了18個水井,井裡以一層石頭,一層柚木的方式,讓地基層層疊
起,具有防震的功能。
沙賈汗深愛著皇后,皇后生前與王形影相隨,即使南征北討,她也會伴隨同去。入宮19年,
為沙賈汗王生了14個孩子,卻在生第14個孩子時難產而死,臨終時要求沙賈汗王為她建造一
座人間最美的陵寢,並且答應終生永不再娶。
皇后死後,沙賈汗王傷心欲絕,常帶鮮花去看她,而且履行承諾,終生都沒有再娶。他選用
白色大理石,因為白色代表純潔堅貞的愛。
沙賈汗王原先打算在亞穆拉河對岸,面對愛妻陵寢,另外建立黑色大理石陵墓給自己,黑色
代表悲傷與痛苦,最能描繪他的心情,但是這個心願並沒有達成,後來他被自己的兒子篡
位,囚禁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