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尚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始建於12世紀,高281米,至1476年才宣告完
工,由於興建時間拉得相當長,因此混合了羅馬樣式及哥德樣式的特色,是里昂老
城具有象徵意義的景觀。
搭乘纜車上Fourviere山丘,爬上260階的樓梯到塔頂有觀景台,可一覽整個里昂
市。
里昂舊城區的西面背倚著富維耶山(Fourvière),比較靠近舊城區的山勢較陡,可
以選擇走路或花錢搭纜車,坐纜車只要沿著阿道夫‧馬克斯大道(Av. Adolphe
Max)往西方走到盡頭,就可以看到與捷運共用的纜車站了。
纜車分為兩條路線,Fourvière線直達富維耶聖母院(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Minimes線則通往古羅馬劇場(Théâtre Romain Antique)。
富維耶山丘上還有另一處名勝,建於1872年至1896年的富維耶聖母院(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這座教堂也被列入世界遺產之列。
教堂建於19世紀,建築結構融合了希臘式、哥德式、拜占庭式、和新古典式的多
元化風格,並以四座八角形的圓塔點綴。
教堂的內部裝潢從地面到天花板的裝飾物品,很多都是鍍金而成。整個教堂的外
觀簡樸、內部裝飾繁複,奢華的馬賽克鑲嵌玻璃、染色玻璃、大理石雕像。
教堂旁廣大的空地,可以從山坡眺望整個里昂市,天氣晴朗時,還可以遠眺阿爾
卑斯山白朗峰。
教堂立面的雕工精細、造型獨特,值得仔細欣賞。進入教堂後,12世紀的彩繪玻璃
具有十足的吸引力,以藍色代表惡魔、紅色代表天使的圖案。
普法戰爭於1870年開戰,普魯士軍隊所向披靡一路南下,巴黎已淪陷、法皇亦投
降,眼見就要攻佔里昂之際,普魯士軍隊突然停下並撤退,不久後兩國簽訂停戰協
定,里昂幸運的逃過一劫,而教會則將之歸功於聖母顯靈,因此開始建造聖殿。
由於富維耶山是里昂的制高點之一,因此從教堂後方的瞭望臺可將里昂全市一覽無
遺。
較近的舊城區和半島區清晰可見,更遠處的隆河東岸、新規畫的帕杜區(Part-
Dieu)上,最顯眼的就是里昂的摩天大樓群,其中最高佻的就是外型如鉛筆一般的
里昂信貸銀行大樓(Tour du Crédit Lyonnais)。
這一區本來規畫為地方商業區,後來因為發展得十分快速,一躍成為法國商業重
鎮,加上該區交通便捷,吸引了許多企業投資,由於區域規模不斷拓增,就業人口
爆增,空間不足的情況隨之而來,因此大樓紛紛興建,從70年代的里昂信貸銀行大
樓之後,在這幾年將有幾座摩天大樓會陸陸續續完工。雖說是「摩天大樓」,但也
不過200公尺左右罷了,跟位於寸土寸金的亞洲大樓們比,里昂的大樓還真是小巫
見大巫。
雖然它建造的年代相對來說十分年輕,但潔白的外觀加上精緻的雕工,任誰經過都
會想駐足欣賞。聖殿最大特色是它的風格融合了羅馬式和拜占庭式,是當時法國蔚
為風潮的建築風格(如巴黎聖心堂、馬賽馬約爾教堂皆為此風格的教堂)。聖殿共
有四座高塔,立面的兩座高塔各有象徵,北塔代表力量、南塔代表正義。內部則有
富麗堂皇的馬賽克和燦爛奪目的花窗玻璃。
後殿的高塔亦具有象徵意義:北塔象徵節制、南塔象徵謹慎,雖從正面較難看到,
但若從山下往上看,則可以清楚的看見。除此之外,後殿穹頂上方的青銅像為天使
長米迦勒手持長劍、與邪靈爭戰之像,則為正義的象徵
聖母院早在1168年,這裡就有一座奉獻給聖母的禮拜堂,1643年時里昂爆發黑死
病,當時市民聚集在此禱告,祈求聖母保佑,神奇的是,在20天後疫情趨緩。因此
為了紀念這個事件發生的兩百週年,教會在修道院上增設一座金色聖母像,以感謝
聖母之恩。至今,每年的十二月,市民們會點上蠟燭紀念此事,這就是里昂點燈節
(Fête des Lumières)的由來,也因為如此,富維耶山常被稱作「禱告山」
(Colline qui P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