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典雅的回教清真寺梅芙拉納博物館,是伊斯蘭教蘇菲(Sufi)教派苦行僧旅修行的場所。
安那托利高原古老城市~孔亞,此城市為古土耳其國之舊都,也是世界上神秘迴旋教派的發源地。
芙拉納博物館,雖然現在列為博物館,但對穆斯林來說,這裡是一座聖殿,因為它的創始人魯米(Rumi)就埋葬在這藍綠色圓頂建築之下;博物館內有著清真寺、寺廟、修道院等建築,來到孔亞,一定要來這裡看看。
konya 也是回教神秘的蘇菲教派,與旋轉舞的發源地,每年都會有許多穆斯林,不遠千里地跑來朝聖。
孔亞位於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南方250公里遠,為11世紀塞爾柱王朝(The Great Seljuq Empire)之首府,因歷史之淵源,如今成為安納托利亞區宗教、文化藝術古都。
位於安納拖利亞高原中央的孔亞,一直是穆斯林的朝聖之地,因為這裡是精神導師梅芙拉納(Mevlana)終老之所,他也是旋轉舞修行方式的創始者,每年總有超過150萬人前來他的陵墓朝聖。
孔亞1071年到1308年、曾經是塞爾柱帝國的首都,至今仍遺留不少古樸的塞爾柱式建築。
梅芙拉納博物館是孔亞的知名景點,許多穆斯林不遠千里而來,博物館前身是伊斯蘭蘇菲教派旋轉苦行僧侶修行的場所,如今對穆斯林而言,更是一所聖殿,因為創始人梅芙拉納(Mevlana)就埋葬在裡面,每年至少150萬人造訪此地。
每年四月是土耳其鬱金香盛開的季節
博物館的外觀十分顯眼,遠遠就可以見到笛子般的尖塔,及塔身所覆蓋的藍綠色磁磚。
孔亞街道
博物館區中庭兩側分成兩個主要展區,一邊是梅芙拉納的陵墓及伊斯蘭聖器,另一邊則展出旋轉僧侶的苦行生活。
梅芙拉納在死之前曾指示:「墳墓不管怎麼蓋,只要不要比藍色蒼穹更為華麗就可以了。」後人便蓋了這座擁有天空藍色的尖塔,他的石棺就安置在正下方。最大的那座是梅芙拉納,旁邊還有他的父親以及其他地位較高的苦行僧,梅芙拉納石棺上纏著巨大頭巾,象徵其無上的精神權威。
2005被聯合國登錄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魯米(Mevlana Celaleddin Rumi),出生於13世紀鄂圖曼帝國下的波斯地區,後居家遷移到當時的魯母(Rum,今康雅)。他的父親為蘇非教士與教義學家瓦勒德(Baha Walad),年幼就接受各式訓練並師承其父,啓發其靈學天賦。1244年,一位來自塔布瑞茲神祕苦行僧-沙姆斯(Shams-i Tabrizi)啓發魯米,讓他的靈性世界有革命性啓發,將出世思想化為動人詩篇,傳承後世。
蘇非主義(Sufism),為伊斯蘭教神秘主義,是一種追求精神層面,強調嚴格執行生活戒律的教派,「蘇非行者」(ṣūfī, صُوفِيّ)即為代表,他們透過冥想及導師接觸到阿拉真主(阿拉伯語「神」之意)。
魯米在蘇非主義(Sufism)影響之下,另創Mevlevi(支派),旋轉舞(Sufi Whirling)亦源於此。
博物館分兩個展區,主館為梅芙拉納的陵墓和伊斯蘭聖器,左側館展出旋轉僧侶的苦行生活。
陵墓左側是【儀式廳Semahane】,過去苦行僧跳旋轉舞時,便在這裡進行,如今陳列了儀式進行所演奏的樂器、僧侶配戴的念珠、法器等。
博物館入口處
展出塞爾柱到鄂圖曼時期伊斯蘭教的重要收藏,包括各式各樣的可蘭經、土耳其毯、吊燈、木雕的麥加朝向壁龕等,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個珍珠貝寶盒,據說裡面放著穆罕默德的鬍鬚。
魯米認為世界與宇宙不停運轉,人們放開自我,摒除私念,即可提升靈魂,藉由不停旋轉,人與神之間可達到某種神秘的溝通與結合,作為一位宗教師或文學家,魯米帶給後世的影響,無不為人所敬仰。
魯米於1273年12月17日過世,每年在他過世的12月10至23日之間,Mevlana文化中心都會舉辦一系列以Sema為名的Mevlana旋轉舞(Sufi Whirling)表演。
蘇菲教派旋轉舞, 旋轉舞通常由三位祈禱者/舞者所組成。約700年前的旋轉舞從白色,黑色,綠色而演變到現在許多不同顏色的長袍,在商店也可以看到許多紀念商品都有旋轉舞的公仔。
圓錐高帽象徵墓碑,披肩斗篷為棺材而白布圓裙代表著裹屍布。中央的舞者象徵為太陽,旁邊兩位則為星星月亮。
在孔亞每年的12月17日因為是梅芙拉納的忌辰,會在梅芙拉納博物館附近舉行連續7日的盛大儀式。
舞者全部為男性,穿著白長袍,戴著咖啡色高帽子,右手向上,左手向下半垂,頭向右側,就像上了發條的陀螺般不停旋轉。相信萬物無時無刻都在旋轉,且利用旋轉達到與神的溝通及接觸。
旋轉舞咖啡色高帽子
珍珠貝寶盒,據說裡面放著穆罕默德的鬍鬚。
留言列表